“春捂秋冻”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是比较熟悉的,不少的人也都认为自己已经正确的认识到了春捂秋冻的含义,但其实,大多数的人都错误的认识了“春捂秋冻”。
孩子春天的时候是需要合理的“捂”一下的,但是很多家长却未必“捂”的对,反而因为捂错了让孩子遭罪。如果想要正确的给孩子“捂”,还建议你了解这几个关于“春捂”的知识。
①“春捂”的原因
春天要捂,是有一定的原因的。我们都知道,冬天之后春来到,这时候的气温虽然有所回升,但并不是一下子到了暖阳天,在春天的时候还是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气温回落的情况,并且早晚的温差也是比较大的。
所以,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孩子捂一下,避免孩子在这个温差比较大的季节因为着凉而感冒。
另外,孩子本身的抵抗力是比较弱的,春天的微生物活跃性同时会提高,把孩子捂得暖洋洋的,有注意孩子的免疫力保持,避免孩子生病。
②正确春捂的时间段
春捂并不是说要一直捂,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捂,什么时候不该捂,这样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目的。
一般来讲,春天的时候通常是早晚比较冷一些,中午比较热一些,所以家长要注意早晚给孩子捂一下,但是在中午的时候要适当地减少捂的程度,避免孩子捂出来太多的汗,不利于孩子的健康。
③春捂要捂的部位
在春捂的时候,并不是像有些家长一样,要将孩子捂得像个包子一样。我们要知道,孩子的哪些部位需要捂,哪些部位不需要捂,哪些部位捂的效果最好等等。
一般来说,孩子最需要保暖的部位就是孩子的前胸后背以及腰腹部了。所以,在捂的时候,家长就需要注意在这几个部位做好保暖工作。
另外,孩子的足部也需要注意一下,不过只要孩子不感到脚冷,就不需要额外的捂,因为孩子本身活力就比较旺盛,几乎是一刻不停的跑来跑去,一般足部是不会太冷的,捂太多了反倒可能会出脚汗,引起孩子的不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