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入学人户合一政策是什么 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人户分离怎么办

武汉众多小学的招生报名工作近些日子已经陆续展开,武汉家长在这段时间可能也开始频繁听到一个词:人户合一。人户合一到底是什么呢?不少家长朋友对此都有些疑问,不要慌,小编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人户合一政策的相关内容,一起来看一看吧。

一、人户合一政策是什么

人户合一政策分两种:

第一种:适龄儿童户籍与监护人住房(父母有房产的,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)三者一致,均在学校服务范围内;户主、房主为父或母。

第二种:适龄儿童和父母户籍自适龄儿童出生日起在本区的祖父母(外祖父母)家,且祖父母(外祖父母)住房在学校服务范围内,父母名下均无房产;户主、房主为祖父、母(外祖父、母)。

按照《义务教育法》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、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”的规定,户籍和住房一致的,安排对口入学;户籍和住房不一致的,不作为对口入学依据,由区教-育-局统筹安排入学;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和学校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,杜绝漏登、瞒登、错登、假登行为。

学校服务社区的空户、搭户、假户不作为对口入学的依据,应提前迁户口至实际居住地,执行到实际居住地登记入学。

1556002117189856.jpg

二、何为“空户”、“搭户”、“假户”?

空户:适龄儿童户口本(随父母或非随父母)为独立户口,所呈现的住址无房屋或非民用住房(商用、商住两用)或房产所有人与适龄儿童父母为非直系亲属。

搭户:适龄儿童房户口呈现的与户主关系为非亲属或非直系亲属。

假户:适龄儿童呈现的户口本是不真实的,属伪造的。

学校片区的空户、搭户,应将户口迁至实际居住地再登记,特殊情况由区教-育-局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。假户应回实际户籍所在地登记。此外,商用、商住两用房不能作为对口入学的依据。

三、“人户分离”怎么办?

“人户分离”的适龄儿童、少年,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入学。但对于因旧城改造、拆迁过渡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人户分离,实际居住在江岸区(以此区为例)的适龄儿童,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(如拆迁证明、房产证、租房协议等),向区教-育-局提出申请,由教-育-局按相对就近原则分配至公办教育资源充足的学校。

四、“人户合一”报名需准备哪些资料

人户合一,一般是登记早于择校的,一般会在五月和六月出招生公告,只要在对应片区即可登记。根据资料完善情况不同,录取名单可能会不同时候公布。没有公布的时候,一定要时时关注,多多跑一下学校,有什么状况,缺什么资料也可以及时补充上。

那么,“人户合一”报名需准备哪些材料呢?武汉市户口,户口本、房产证、出生证、健康手册是最基本的。但是不同学校、不同区也会有具体要求。

1556002104671058.jpg

(1)部分热门学校:

如果户口是和(外)祖父祖母在一起的,需要父母提供无房证明。

(2)随迁入学(外地户口):

居住证(需提前六个月办理)、务工证(就业证明)、户口本、租房协议或购房相关资料、健康手册、出生证。

(3)其他情况:

购房发票、购房合同、水电发票(一般为最近三个月)、拆迁相关证明(如:拆迁证明、拆迁协议等)、入住证明。

新一年级入学流程

网报摸底/到校登记→学校资料整理、审核、和孩子面对面交流→学校家访(少数学校没有)→发放《义务教育通知书》→指定时间到学校报到

五、热门问答(以江汉区为例)

1.孩子及父母户口和老人在一起,老人是户主,房产也是老人的,如何入学?

答:如监护人为独生子女,需提供独生子女证,在第一顺位后如有空余学位优先录取。如监护人不是独生子女,需提供武汉市内无房证明,在第二顺位后如有空余学位优先录取。如监护人不是独生子女,且无法提供武汉市内无房证明,在第三顺位后如有空余学位优先录取。

其他适龄儿童户籍在服务范围内的情况需经审核,在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以接收,如无空余学位,请于8月30日查看各校门前公示,前往有空余学位学校登记。

2.孩子户口在新城区,监护人房产在江汉区,如何入学?

答:如果家长要求在江汉区就读,请家长将户口转到房产所在地,做到人户合一,由服务范围内学校接收。如在江汉区购房并居住半年以上,请于8月30日查看各校门前公示,前往有空余学位学校审核相关资料后入学。房口和房产都在远城区的,按规定,由户籍所在地教-育-部门安排入学。监护人在江汉区有房产,但孩子户口正在迁办中。按规定,所有入学资料(户籍、房产证等)均需提供原件,办理中不能作为入学依据。

3.无居住证或居住证还在办理中的,如何入学?

答:没有办理居住证或居住证还在办理过程中,或仅持有居住证,但没有就业证明(经营许可证)的非本市户籍人员,其子女不符合在江汉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,不能在江汉区入学。就业证明以人社部门开具的为准。

1556002085645619.jpg


(0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53920335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上一篇 2022年11月2日 上午11:25
下一篇 2022年11月2日 上午11:25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V信号:ZCJ353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353920335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